设计营商周2023
bodw+
EN
繁
简
关於我们
活动
讲者
重温专题讨论
合作伙伴
晚宴赞助
登入 / 注册
主页
活动
活动
设计营商周2022峰会云集来自全球各地的90多位创意领袖,以“设计求变”为题讨论设计、创新及品牌趋势。香港设计中心保留权利,修改或移除任何论坛,毋须事先通知。
活动概览
重置 ↻
活动
活动
全部
活动
Apply
全部
活动
环节
环节
重置 ↻
全部
重塑品牌价值
文化与都市
元宇宙与元生活
新都市模式
社会创新设计
给亚洲设计论坛
Apply
全部
重塑品牌价值
文化与都市
元宇宙与元生活
新都市模式
社会创新设计
给亚洲设计论坛
星期二
11月29日
星期三
11月30日
星期四
12月01日
星期五
12月02日
星期六
12月03日
星期二,
11月29日
DFA设计奖颁奖典礼2022
15:30 - 17:30 (GMT+8)
活动
庆祝本年度五个奖项之得奖者,包括国际设计翘楚、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及在亚洲区内具影响力的优秀设计项目。
星期三,
11月30日
开幕典礼
20:00 - 20:20 (GMT+8)
活动
大师圆桌论坛:设计求变
Nikki Gonnissen、卢志荣及 Paul Thompson 博士
20:20 - 20:50 (GMT+8)
活动
设计能够扮演什么角色,保障下一代的设计师和创新者有足够能力,应对不同形势?面对当下的挑战,我们更需实践创新思维,加上各大领域的创意领袖、建筑师、设计师、学者及他们的合作伙伴以身作则,携手定下可持续的未来发展方向,方能为下一代创造更佳的生活环境。
社会创新设计
蓝色都市: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模范
Sara Klomps、Koen Olthuis 博士及 Marthijn Pool
20:50 - 21:35 (GMT+8)
活动
预计在2050年,在城市居住的人口将达62亿人,相当于全球人口的70%。然而,都市面对的气候危机日趋严重,影响经济和生态系统之余,亦危及居民的健康、生计及财产。市区环境必须改变,方能适应气候变化。设于市中心的大型水上建筑,灵活又可持续发展,是切实的解决方案。
新都市模式
主题演讲:未来运输系统 ── 从社区出发
Paul Priestman
21:35 - 22:00 (GMT+8)
活动
未来的运输发展引来都市人、设计师和创新者的无穷想像。随着科技进步,加上基建设施及商业模式推陈出新,现代运输的变革已经开始,令人赞叹的运输系统新突破亦快将面世。
社会创新设计
星期四,
12月01日
主题演讲:水上建筑 ── 创造漂浮都市
Koen Olthuis 博士
10:00 - 10:25 (GMT+8)
活动
在水灾、风灾、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困扰世界各地之际,了解水为都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变得至关重要。讲者将透过案例探讨新的愿景,创造与水共存的可持续都市发展方案。
新都市模式
塑造都市栖息地
何显理、Kittisak Pattamasaevi 及王蕾
10:25 - 11:10 (GMT+8)
活动
现代的都市人要求居所设计能够符合循环理念,促使建筑师及规划师重新考量都市环境、生态系统及身心共融等因素,发展出低密度、充满自然气息的新颖住宅。要想像未来的居所发展,我们可以回首过去,研究历来的都市建造模式,再细想如何将新理念付诸实行。
新都市模式
主题演讲:公共空间与设计力量
Nikki Gonnissen 及 Thomas Widdershoven
11:30 - 12:00 (GMT+8)
活动
现代都市的创新发展能够满足物欲以外的追求,惠及社区情谊、便利、舒适、地区形象等范畴。设计在此可以作出贡献,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,营造对社区的归属感。在演讲中,设计师将展示能把个人、群体和社区连系的优秀作品,彰显设计的力量。
社会创新设计
主题演讲:艺术展览数字化
Sylvain Roca
14:00 - 14:25 (GMT+8)
活动
数字科技彻底改变了我们欣赏艺术的方式,带来从媒介到体验的全方位变革。沉浸式的展示方式,加上充满诗意的场景,更将展览大大升华,扩展我们的想像空间,启发观众从全新的角度,重新鉴赏经典的大师级杰作。
文化与都市
创意空间建设蓝图
Guy Salter 及姚嘉珊
14:25 - 14:55 (GMT+8)
活动
建设创意空间对香港的文化项目至关重要,能够推动文化复兴,为市民带来丰厚的文化和社会资本,展现本地于现在、过去和未来的发展。这场论坛旨在探讨发展和维系创意社区的方法,令香港成为更好的城市。
文化与都市
拓展亚洲独立艺术空间
何恩怀及曾明俊
14:55 - 15:25 (GMT+8)
活动
疫情过后,崭新的文化配套设施相继出现,为艺术机构、博物馆、学术机构等组织提供新出路,推广艺术知识、开展新合作及共同筹划项目。代表香港独立艺术机构的创意领袖,将会分享他们对香港未来艺术发展的看法,探讨香港如何保持亚洲艺术枢纽的地位。
文化与都市
人工智能与再生设计
葛仪文及黄伟强教授
15:45 - 16:15 (GMT+8)
活动
人工智能在时装界和纺织业的潜力显而易见,能够大力推动纺织业走上再工业化之路。透过大量数据分析,人工智能将创作意念化为获数据支持的见解,令工业生产线更具效率、更富个人色彩,成就其可持续发展。
社会创新设计
星级环保餐饮
Agung Prabowo 及 Simon Rogan
16:15 - 16:45 (GMT+8)
活动
我们生产和享用食品的固有线性模式,已对生态带来莫大破坏。随着“从农场到餐桌”与“从农场到酒吧”的风气盛行,我们应怎样综合经验,活用设计改革餐厅和酒吧,实践循环理念?我们邀得启发环保餐饮风潮的创意领袖,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。
社会创新设计
经典创意成就回顾
Daan van Eijk 教授及 Richard Hutten
17:30 - 18:00 (GMT+8)
活动
1993年,一群荷兰设计师发起了著名的 Droog 设计运动,探索当时前所未见的可持续设计概念,展现了打破常规、勇于创新的远见和决心。从此,荷兰便成为了循环设计的一大倡导者,成就设计巨匠推出崭新的作品,不断突破生态保育的框框。这场论坛将重温这些里程碑,探讨它们对当代和未来的设计师、消费者等有何启发。
社会创新设计
消费体验与品牌创意
曹天丽、李澈配及 Ross Lovegrove
20:00 - 20:45 (GMT+8)
活动
品牌如何与消费者交流非常重要,从用家体验到产品设计,以至整个消费体验、回应环境及社会转变等,皆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。手执牛耳的著名品牌,有何值得学习之处?它们又会怎样预测,甚至带领未来的市场发展?
重塑品牌价值
Video: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- Ross Lovegrove
Ross Lovegrove
20:35 - 20:40 (GMT+8)
活动
重塑品牌价值
文化遗产浸沉之旅
Sylvain Roca、Yves Ubelmann 及王伊悠博士
20:45 - 21:30 (GMT+8)
活动
在新世代的展览,展览设计师、策展人与主办机构正把握前所未见的机遇,展开全新的合作,以新面貌呈现我们的文化和历史。与“浸沉式体验”相关的技术富创意又具可塑性,有助策展人推广文化知识,引起公众共鸣。
文化与都市
艺术科技与数字创作
欧凯怡及黄雅君
21:30 - 22:00 (GMT+8)
活动
无论是传统或现代的艺术展览,都把艺术科技、数字技术结合跨界合作,将新体验和创意带进不同的艺术和文化领域。这种跨界的做法将艺术、设计、科技、工程学及人文学合而为一,带来无限可能,造就香港成为国际艺术及文化枢纽。
文化与都市
星期五,
12月02日
环球聚焦中国设计(普通话环节)
童慧明教授、翁狄森及张建民
09:30 - 10:15 (GMT+8)
活动
中国品牌现正获得国际青睐。能够脱颖而出的中国品牌,都展现了设计匠心和独特美学,将中国悠远的历史及传统文化,化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和创意。它们下一步理应如何发展,以维持及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?
重塑品牌价值
数字转型先驱(普通话环节)
邓超
10:15 - 10:40 (GMT+8)
活动
中国数字市场受庞大客源、迅速增长的压力,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,格局独一无二。要在中国的数字市场取得成功,必须拥有远见及创意。因此,我们聚焦于中国其一最成功的线上平台,分析企业应该如何重新评估其组织及营运能力,推动业务蒸蒸日上。
重塑品牌价值
智能科技成就数字设计
任景信太平绅士及叶成辉博士
11:10 - 11:50 (GMT+8)
活动
香港能够提供充足养份,培育新一代创意人才、设计师和企业家,发展新科技和应用数码技术。如此趋势到底会怎样影响当下的设计生态?又会如何助益我们的创意产业?
社会创新设计
设计推动创新转型
卢炳棠及苏嘉威
14:00 - 14:35 (GMT+8)
活动
善用创意经营的新企业尝试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,为营运模式带来积极转变。这些企业的领袖将会出席论坛,探讨这种改变如何助长业务,同时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。
重塑品牌价值
未来智能出行方案(普通话环节)
范志强、王守玉及徐迎庆博士
15:00 - 15:45 (GMT+8)
活动
论坛将围绕运输出行,探讨一系列复杂议题,包括运输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、交通互动和沟通、随需运输及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运输模式等等。讲者亦会聚焦于未来的出行科技,研究如何将「关爱运输」的研究成果,于现实环境中实践。
重塑品牌价值
荷兰新思维:循环设计营商之道
Pieter van Os 及 Mariet Schreurs
16:00 - 16:40 (GMT+8)
活动
虽然循环设计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,能够成就个人及团体层面上的变革,但实践循环设计还需工程师、设计师、初创企业和供应商等互相合作,共同学习。荷兰是循环设计的一大倡导者,于实践期间所得的经验,足令我们获益良多。
重塑品牌价值
历久常新的优秀设计
Simon Legald 及 Michael Young
16:55 - 17:30 (GMT+8)
活动
在注重环保的消费者眼中,可持续性是优秀设计的一大要点。设计师和制造商既要不断寻找改善产品的方法,亦要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,在创作和营运过程中协力保护环境。我们借鉴两位设计师的经验,了解这些新准则对他们有何特殊意义。
重塑品牌价值
拯救地球:发挥设计环保效应
Antoine Besseyre des Horts 及 Ondřej Koc
17:30 - 18:00 (GMT+8)
活动
讲求环保的行业专家钻研线性经济的“撷取、制造、弃置”模式,现已掌握新的知识,可以切实求变。出席论坛的行业领袖所展示的工作成果,正好证明研究的重要。
重塑品牌价值
元宇宙的品牌与服务设计
陈颖欣、Emma Chiu 及刘伟权
20:00 - 20:55 (GMT+8)
活动
元宇宙改变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定义。就在消费者日益享受数字平台带来的优点时,不同品牌都力求增加自己在数字世界的影响力,相继推出旗下的虚拟世界,或大大增加在 AR、VR 或其混合技术上的投资,可见元宇宙势将融入主流,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。品牌应如何把握机遇,在元宇宙挥洒创意,探索无限可能?
元宇宙与元生活
人工智能:设计宜居都市
Dr Koen Olthuis
20:55 - 21:20 (GMT+8)
活动
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,用家现时只需输入简单句子,便可坐收自动绘出的复杂图像,技术越见成熟。加上其用途广泛,效率奇高,能够将不能言传的传统智慧与直觉,转化成参考数据,或模拟出多种可能,预测未来发展。以上种种,都有助建筑师的决策,甚至改变他们的设计方式,成就出现代居民期待的宜居都市。
社会创新设计
亚洲设计再想像
林伟而博士及又一山人(黄炳培)
21:20 - 22:00 (GMT+8)
活动
亚洲设计的精髓并不止于东方美学及其文化底蕴。亚洲各地的设计与建筑,都在细节处与当地文化相呼应。持续数十年的传统、创见与新意交融,亦成就了亚洲设计的千变百化。这场设计大师精彩对谈,将以全新的视角阐释当代亚洲设计,提出全新见解。
文化与都市
星期六,
12月03日
主题演讲:大师级的设计人生
卢志荣
10:00 - 10:30 (GMT+8)
活动
卢志荣是当代创作大师,认为所有设计皆源自艺术灵动,其作品亦一脉相承,自由奔放,深具文艺气息。这场演讲将回顾他的非凡创作生涯,并重温他在建筑、家具设计等领域的杰作。
文化与都市
给亚洲设计论坛:掷地有声的传意设计
Ashwini Deshpande 及亚兹莉娜 玛万
10:30 - 11:05 (GMT+8)
活动
亚洲人口庞大、文化多元,各国的语言隔膜和复杂的历史背景,令设计师需要克服重重挑战,方能与区内的目标受众沟通。设计新思维怎样启发他们,构思解决方案?
给亚洲设计论坛
设计新生代:跨界设计求变(广东话环节)
陈浚人及张凯琨
11:25 - 12:00 (GMT+8)
活动
具备国际视野与本地识见的设计师,对当下的重大议题能够提出新颖、独到的见解,推动转变。出席论坛的本地设计新生代才华满溢,是香港保持设计都会地位的一大助力。
文化与都市
设计政策对谈
Bart Ahsmann、陈冠佑及 Pichit Virankabutra
14:00 - 14:45 (GMT+8)
活动
设计拥有庞大力量,能塑造出繁荣、强韧及可爱的世界。政府和决策者扮演了决定性角色,为创意实践提供支援。个人、社区、公共及私人机构可以如何合作,共创设计方案,满足我们的需要和期望?在环球设计界举足轻重的顶尖机构,将会出席论坛,为我们带来启发。
文化与都市
视像传意求变
Kaori Akiyama 及梅诗华
14:45 - 15:20 (GMT+8)
活动
设计启发我们提出负责任的创新方案,解决浪费或气候变化等当下难题。小作为可以促成大转变 ── 微不足道的新意、前所未见的创作,甚至是出乎意料的用色,也可以成为改变生活、生产及消费模式的契机。我们将探讨心思慎密的设计师所创的作品,感受细节带来的重大影响。
文化与都市
M+ 策展论坛:工作室新启示
Nikki Gonnissen 及吴镇麟
15:35 - 16:10 (GMT+8)
活动
工作室能成就崭新意念、共同合作及实践方法,意义远超单纯的空间,更是思维与观点的体现。两支分别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和香港的著名设计团队,将会分享工作室对他们创作如何重要,体现创作过程与目标概念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文化与都市
培育环球设计专才
胡如珊教授及 Paul Thompson 博士
16:10 - 16:50 (GMT+8)
活动
新一代的设计师势将面对社会、科技及环境问题,更要找出跨界的解决方案,说服来自不同界别的伙伴合作。设计教育应如何应付这些挑战?教育制度和配套又应怎样改变?最重要的是,我们应如何装备未来的设计师,鼓励他们勇于创新?
文化与都市
圆桌论坛:设计重塑未来愿景
Peter Joore 博士工程师、Paul Priestman 及 Thomas Widdershoven
17:10 - 17:50 (GMT+8)
活动
面对全球层出不穷的变化,我们需要反思、协作,转而采取有利社会和环境的举措。我们可以透过跨界合作和共同创新,善用机会扭转局势,重塑未来愿景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设计师和创意领袖应如何应付这个挑战?
新都市模式